本书收录了大千老师2021年春夏季在得明中医群的系列中医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知识、五行详解、伤寒论、常见病、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大千老师自2007年起在“民间中医网”讲授“气学中医”课程,之后十年来一直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工作,后感于真正获得健康之路,还必须由改变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健身方法去改变体质,从而根本上获得健康,所以在2016年创立了得明健身,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得明健身的建设和推广。随着得明健身的发展壮大,大千老师对中医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丰富,2021年春季开始,大千老师在得明中医群持续而系统地讲授了近年来他对中医的认识和感受。我们特将春夏季的课程整理成册,以飨读者。可以说,本书内容是“大千老师气学中医系列”的延续,是《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的补充和升华,是大千老师跳出中医框架后回归中医传播的心声和新声。
目录:
第一章 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之理解中医的必要知识
1、中医是什么
1.1什么是中医 1
1.2中医认为建立生命的基本要素是“精气神”
1.3中医的特点
1.3.1中医是灵性医学
1.3.2中医是感知的医学
1.4中医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1.5现在接触到的中医是真正的中医吗
2、中医的维度
2.1三维之外
2.2高维思维
2.2.1高维思维的传承
2.2.2高维感受
2.3场
2.3.1存在就会产生场
2.3.2感受场的能力
3、气
3.1中医的整体观
3.2气的还原论
3.3真气 12
3.4人体和真气的关系
3.5人体的气机
3.5.1气机的顺逆
3.5.2气机不顺如何导致疾病
3.5.3气机对生命的影响
3.5.4气机辩证
3.5.5从气机流动的角度处理疾病
3.5.6阴阳和气机 16
3.5.7从气机的角度出发,理解五行、阴阳、八卦
3.5.8所谓的“阴虚、阳虚、气虚、血虚”
3.5.9气机和翻病的关系
4、经脉
4.1经脉
4.2如何理解脉象
4.3肝郁的脉象
4.4交叉脉
4.5望而知之谓之神
5、藏象经络理论
5.1藏象经络理论
5.2如何通过藏象经络理论解决面部问题
6、五行
7、翻病
7.1恢复孩子的自然生长必须经历翻病
7.2驱邪外出的原理
7.3翻病的过程
8、中医现状
8.1中医的困境
8.2中医亟待解决的问题
8.3中医如何普及
8.4中医价格高的原因
8.5.中医如何存活
9、如何学习中医
9.1人要有弄清真理的精神
9.2大道至简的运用
9.3学中医要掌握生命的运行规律
9.4健身其实是在学中医
9.5学中医对人的要求
9.6如何学习中医
9.7学习好中医需要刻苦磨砺
9.8古书为何难理解
9.9如何理解古书
9.10古书和古文
10、中药
10.1中药不要玩数字游戏
10.2汤药是怎么治病的
10.3煮药
11、生机与健康
11.1现代人痼疾深重
11.2人体的灵活性
11.3人要保持生机
11.4为何要提倡健身
11.5疫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中西医的不同
0、思考问题导入
1、学中医要掌握生命的运行规律
2、西医如何认识人体
3、西医的实验
4、现代西医的局限
5、西医如何理解疾病
6、中西医认知世界的区别
6.1分餐
6.2菌群
7、中西医治疗思路的区别
7.1中医认为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是“精气神”
7.2调气
7.3具体病症举例
8、中西医结合的误区
9、中西医区别的根源
10、中医如何走出困境
10.1所谓的“科学”已被利益绑定
10.2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第三章 大千老师浅谈《伤寒论》
1、《伤寒论》的核心——“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2、《伤寒论》遣方用药的理论基础
3、现在用《伤寒论》要懂得变方
4、《伤寒论》对具体疾病的辩证
4.1心下痞
4.2如何疏通少阳
5、从《伤寒论》讲驱邪外出的原理
第四章 师讲五行
1、五行概述
1.1中医里的五行到底是啥
1.2用“五行即一”理解生命的构成、运作和运转
1.3五行和运动的关系
1.4五行文化 70
2、五行是理解气的状态和气机规律的模型
2.1五行是怎么回事儿
2.2五行的5个状态
2.3要记住,五行只是个模型
2.4古代天文
2.5五行的先天后天流转顺序
2.6生机顺生的重要性
3、五行相互制衡
3.1矛盾产生的原因
3.2生克是一对阴阳
3.3五行相互制衡
3.3.1以痔疮为例讲解五行相互制衡
3.3.2如何解决痔疮
4、五行相生
4.1五行相生的顺序
4.2人性和社会性中的五行顺生平衡点
4.3五行流转停滞的后果
4.4如何让五行流转
5、五行相克
5.1什么叫相克
5.2五行为何要相克
5.3隔位相克
5.4正克和反克
5.5以耳朵为例讲克制
5.6五行相生相克都是动态的流行
6、五行的辩证关系
6.1另外四行能否把不好的一行带起来
6.2以“一行不行也会累及另外四行”来解析癌症
6.3五行是系统工程
7、五行的应用
7.1五行观让我们看问题更加有整体性
7.2五型人
7.3一个家庭中的五行怎么分
7.4如何五行地看待问题
8、五行中的木与火
8.1木与火分别代表了什么
8.2火在人身体里是什么
8.3木生火
8.4木无法生火
8.4.1从人性探讨曾国藩的皮肤病
8.4.2从五行解析曾国藩的皮肤病
9、五行中的土
9.1土代表什么
9.2土在五行中的作用
9.3土为何要放在西南
9.4木克土
9.4.1导致木克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9.4.2木克土导致的疾病现象
9.5火生土
9.5.1怎么理解火生土
9.5.2错误的五行相生图
9.5.3土克水
10、金
10.1金代表什么
10.1.1金主白
10.1.2金曰从革
10.1.3金主成
10.1.4金主杀
10.1.5金消极的一面
10.2金生水
10.3金克木
10.3.1企业中的金克木
10.3.2家庭中的金克木
10.3.3金在什么前提下能帮助木呢
10.4火克金
11、五行中的水
11.1水代表什么
11.2水的环境和土所代表的环境的区别
11.3水生木
11.4水克火
11.4.1明星vs粉丝
11.4.2自强不息的火
11.4.3火的衰微在人体上的表现
12、五行复杂的互动关系
12.1从木到火到金的相生关系
12.2木、火、土三者之间的关系
12.3水、木、土三者之间的关系
12.4五行不能相生带来的恶果
13、五行解病
13.1 用麻黄汤举例讲五行的应用
13.1.1什么是客
13.1.2五行中的金在身体的对应
13.1.3金受阻所产生的现象
13.1.4金受阻产生后果的化解
13.1.5如何对药进行五行分类
13.1.6西医如何治疗发烧及其后果
13.1.7用五行解释肝郁气滞 137
13.2 师讲五行应用之失眠 137
13.2.1土不好导致失眠 137
13.2.2抑郁导致失眠 138
13.2.3下焦淤堵造成的失眠 139
13.2.4中医古方解失眠 140
13.2.5西医治疗失眠 140
13.2.6梦魇的原理及其解决方案 141
13.3 师用“土”讲便秘 143
13.3.1中医概念中的脾胃 143
13.3.2脾胃疾患的根源 144
13.3.3如何解决脾胃疾患 146
13.3.4金、火、木、水对脾胃的影响举例 146
13.3.5土的内结和便秘的解决方案 147
第五章 气学中医解病 150
1、自然、人、经络藏象 150
1.1疾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150
1.2.现代人的身体特点 150
1.3藏象经络理论 151
2、肺 152
2.1腹式呼吸 152
2.2肾病(金生水) 154
2.3抽烟 154
2.4痰多 155
3、心神受扰 155
3.1睡眠 155
3.2梦 156
3.3中医解梦 157
3.4学员提问 157
4、低血压 158
5、抑郁症和强迫症 158
5.1如何定义强迫症 158
5.2抑郁症和强迫症产生的原因 159
5.3中医如何解释抑郁症和强迫症 161
5.4解决方法 162
6、育儿禁忌 163
7、头为诸阳之汇 164
7.1后脑勺老是出汗是咋回事 164
7.2脖子的问题如何解决 165
8、如何解决面部问题 165
9、额头的重要性以及相额 165
10、眼睛反映的疾患 169
10.1小孩爱眨眼 169
10.2眼睛干涩 170
10.3眼圈黑与眼袋大 171
10.4视力问题 172
10.4.1导致小孩眼睛出现问题的原因 172
10.4.2戴眼镜的后果 172
11、鼻 175
11.1鼻炎 175
11.2鼻翼两边红 175
11.3鼻子上的黑点 176
12、牙齿 176
12.1急牙疼 176
12.2咬腮帮子 176
12.3刷牙与拔牙 177
13、痣 177
14、听声辩病 178
15、鱼刺卡嗓子 179
16、从骨骼论“美” 180
17、下焦疾病 181
17.1生殖能力 181
17.1.1男性生殖能力 181
17.1.2女性生殖能力 182
17.2提肛运动好不好 183
18、肿瘤、癌症 184
18.1对治肿瘤的错误方式 184
18.2人和肿瘤的关系 185
18.3中医治疗肿瘤、癌症的思路 186
18.4从气态角度考虑癌症 186
18.4.1肿瘤的形成方式 186
18.4.2气结的产生 188
18.4.3如何解气结 189
18.5如何缓解癌症 190
18.5.1缓解癌症的原理 190
18.5.2胸式深呼吸缓解癌症 191
19、乳房 193
19.1乳腺癌产生的原因 193
19.2乳房疾患的症状 194
19.2.1情绪和包块 194
19.2.2非正常乳头和乳房的颜色与状态 194
19.3中医的解决思路 194
20、宫颈癌 196
21、从历史人物的症状解读疾患根源 197
21.1苏轼 197
21.2袁世凯 199
21.3曾国藩 199
21.3.1从人性探讨曾国藩的皮肤病 199
21.3.2从五行解析曾国藩的皮肤病 200
21.3.3何为成功 201
第六章 师聊古中医流派 203
1、古代医案VS现代人体质 203
2、现在的中医是真正的中医吗 203
3、中医流派 204
3.1《桂林古本伤寒论》 204
3.2扶阳派 204
3.3温病派 205
4、评价个别中医 205
5.答疑 207
5.1《辅行诀》要不要读 207
5.2《辅行决》、《伤寒论》和《汤液经》 207
5.3得病都不要去治吗 208
5.4几个小问题 209
第七章 师谈儿童疾病致病机理 211
1.儿童大脑发育 211
2.解决儿童疾病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翻病 212
2.1现在的孩子的疾患 212
2.2恢复孩子的自然生长必须经历翻病 212
2.3驱邪外出 213
2.4翻病的过程 214
3.自闭症 215
3.1形成自闭症的原因 215
3.2中医治疗自闭症的思路 217
3.3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 217
4.孩子过早发育和过度教育所产生的的问题 217
5、如何看待孩子性成熟之后的异性交往问题 219
6、父母的身教很重要 223
7、儿童养育注意事项 224
7.1育儿禁忌 224
7.2学习VS休息 225
7.3补习班的急功近利 226
第八章 师聊中国传统文化 227
1、站桩vs得明健身 227
1.1站桩 227
1.1.1老师以自己的站桩为例 227
1.1.2站桩的原理 228
1.1.3得明健身与站桩的对比 228
2、以“气”的角度理解以下概念 229
2.1气机 229
2.1.1算命 229
2.1.2占卜 230
2.2气势 231
2.3气场 231
2.3.1大仙、狐仙等是低能量场 232
2.3.2风水 232
2.3.3星象的气场 233
3、道家修炼 234
3.1元气饱满vs丧失元气 234
3.2《悟真篇》答疑 234
3.3天地能量和人体如何互动 235
3.4如果元气能够源源不断补充进来,是否能与天地同寿 235
3.5玄关一窍 236
3.6内外丹的修炼 236
3.7人的寿命 238
3.8老师为何如此精力充沛。 240
3.9是不是有高维度的人存在 240
3.10如何与天地沟通 241
3.11夹脊躺平很放松,是否可以与高维连接 241
3.12经脉的循行是否为左右顺逆、双向调节。 241
4、佛教 242
4.1如何安住自己的心性 242
4.2如何理解执着自己身体的好坏 243
4.3关于供佛 244
4.4慧能VS假大师 244
4.5对业力的误解 245
5、心、神、肉体之间的关系 246
5.1如何让内心光明 246
5.2宇宙中的“时间、空间",是不是就像人体的“神、形" 247
6、凡尘俗世 248
6.1诗人vs哲人 248
6.2如何评价所谓的圣贤 249
〈中医漫谈〉购买链接: >https://dmjs.info/m/o_product_new/view.asp?id=1445831&t=1729253121 服用期间任何问题咨询客服,请加QQ群:477362608
更多得明产品,点击了解http://dmjs.info/m/o_product_new/list.asp?v=1&t=168898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