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要明白针灸为什么有效,它的原理是什么,即使不通过针扎的方式,我们普通人一样可以用手法按摩的方式,做到如针灸般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针灸就是用针来刺激穴位,通过经络感传达到病所,以此来缓解病痛、解除病痛,特别是对局部疼痛来说,效果显著,这个是真实不虚的。
针灸神秘的其实并不是针,而是穴位的应用和选择,以及对气的理解。
想要学会针灸的前提是要了解疾病的气机性质、特点、以及经络的相关知识,气机是如何通过经络感传的,再判断具体某个病症是循哪条经脉的,然后再选择经脉上具体的穴位……确定了穴位之后进针,通过提、拉、捻、按的各种手法催气,使气循经感传,最后直达病所,实现“得气”的效果,从而解除病患。
所以针灸这门学问,是考验对人体气的走向的理解,难点在于要知道不同的病灶、通过哪些穴位、把气引向何方,这些原理弄明白,即便不会下针,通过手法的抓、按、拿,一样可以推动气机,达到目的。特别是我们的“无余”手法,也是建立在经络循环理论之上,效果和针灸并无二样。
中医也好,针灸也好,中药也好,都是在为“气”服务,目的就是理顺打通身体里的气,各种方法、各种手段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只要明白“气”,并能让这股气去该去的地方,什么手段并不重要。想明白“气”,可是要下一番功夫!需要从气学中医最基础的对气的认识开始。不明白“气”,看到一些例如肝风内动、脾失健运、肺气不宣、肝邪克胃等等这些词汇,是无法理解其中奥妙的。会感觉懵懵懂懂,似是而非。如果是先理解“气”,明白了气机的概念,再去理解中医典籍和手段,就能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例如有一个词叫奔豚气。奔豚,什么叫奔豚?像一个奔跑的小猪,从下边拱上来叫奔豚,它主要症状就是感觉到一股逆气,从下边上来之后,人突然就要闷绝,一下子不行了,心脏一下子好像淹在了水里一样的感觉,上不来气。整个气都顶上来。这个中医上又叫水气凌心,水克火,水气凌心,又或者伤寒论上讲,脐下悸动,欲作奔豚。
有一个方叫奔豚汤,现代人包括很多中医人士都没有解释明白什么叫奔豚,什么叫水气凌心,只要从气的角度去解释这些名词和现象,立刻便会恍然大悟。中药的药方也一样,开一个方子,那方子里面是含气的,你要对这个气有把握、有体验,知道这个气灌进到你的正气里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气是中医的基础,是各种手段的最终目的,但是市面上能认识到这一点的可以说凤毛麟角。如果你是中医爱好者,想系统地学习中医,但又苦于无门无路,那么不妨关注我们了解一下气学中医。我们将以内经、伤寒、本草为蓝本,以气为主线,循序渐进带大家进入气学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