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要学人伦、外语、应用……这样的知识。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认为抓得越早越好,所以有了胎教。那么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学什么? 第二,什么时候开始学更好?学什么,家长让小孩学数理化、钢琴、跳舞……学技能,这是这么多年以来教育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都一样,教小孩学的技能而没有教他学做人。学来学去,一旦孩子认为所学技能没有用,或者开始反思人生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人活一辈子关键要活得明白,谁都想活明白,但不学做人的道理永远也糊里糊涂。学做人就是要学人伦嘛。中国古代几千年一直讲“明理尽性”,明做人的道理,明天地的理;尽性尽什么性呢?尽人的本性。
但现在很多孩子人伦道理不明白,今天学唱歌,明天学跳舞,而没有从“理”上搞明白,只是机械学习,那么有两条路:第一,孩子技能可以提高到某种程度,但再往上提高很困难,因为在理上没有搞明白。学音乐没有激情学不了,只能是弹个曲子唱首歌,对孩子有多大用处呢?第二,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受父母压抑突然不学了,孩子和家长反目的太多了。孩子学了很多年感觉太枯燥,想干别的,但家长没有顺从孩子的本性让他去学。
还有学的时间的早晚,并不是说输在起跑线上就永远地输下去。所有的竞争都不是线性的,并不是一步先步步先,最开始超前五米就永远的超前。人生非常复杂,就像龟兔赛跑,兔子跑在前面但骄傲松懈又使它落后,而被乌龟超越了。人生不是匀速的一辈子,所以应该教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即便起步慢了也后劲足,很多起步早的骄傲自满、忘乎所以结果就落败了。往往年轻有为的在中年会摔一个大跟头甚至一蹶不振。为什么呢,因为前半生太顺利了,没有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人生太得意了就会遭人算计啊。所以一定要教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
当然不是告诉大家不去教育小孩,主要告诉大家做人要正,处事要公,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事物都在不断转化中,进也是退,退也是进,人生就是在进退中前行。好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国,孩子什么也不会学坏了也有可能。很多孩子从小吃苦,在家里挑大梁,懂得生活的艰辛,通过努力取得成就。这是要给家长解 “一步先步步先”这个结。
二是从生理上告诉大家,过早给孩子添加人为教育不利于孩子天性的生长。不是讲了吗?小孩出生前是先天之先,出生后到青春发育期前是先天之后,青春期之后为后天,人开始有了心机。之前小孩基本没有心机,这时向小孩强行灌输带有心机的知识文化会严重干扰破坏小孩的先天生长。就像酿酒一样,酒需要酿制很多年才会香醇,这就是酝酿的道理。烧窑也一样,烧到一定火候才能开窑;树要长上十年甚至更长才能为用,小孩也一样,要让他的天性在身体内不断酝酿鼓荡,到了青春期孩子自然会开花结果。在这之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然的环境让他生长发育,不要过于干涉。酒在酿制过程中不要老揭盖去闻去尝,炖鸡也一样,开盖跑味,压力泻了,就没有机会去酝酿了,应让锅内的压力持之以恒,炖出的的东西才会好;窑在不到火候的时候不要开窑,否则温度一下下来了,气就降下来了。养孩子也一样,不要让他过早懂得太多技能,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只要感兴趣很快就学会。像一位名人,小时候拉小提琴,一点兴趣都没有,好多年不见长进,多年后长大了,又把小提琴拾起来,这时候才觉得上路了,进步飞快。
这就是说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给孩子从小灌输太多与人拼与人竞争的观念。不然孩子压力大生长也畸形,现在好多孩子对家长非常反叛,道理就在此。国外这一点做得很好,咱们国内的环境不好,还是应试教育,这也是很无奈的事。不要过早给孩子灌输太多与人竞争的意识,古人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去争别人才会把你看做假想敌去与你争。《论语》上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颜回安于仁,子路利于仁,儒家就讲仁义嘛!把仁放在首位。出于天性对人好叫安于仁,明白仁会带来很多利益叫利于仁。比如很多当官的,两人争来争去,没争到正头,而不与人争的人却当上了,这叫利于仁。远离是非之地,独善其身,对孩子家长都好。所以从小让孩子有竞争意识对孩子并不好,可能还会为他将来埋下恶果。家长应顺其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而站在一边观察,看他有什么兴趣爱好去加以引导。
再比如家长为了孩子有高学历让他一直上学,结果身心俱疲,如果找工作再受挫,则很难走出死胡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高学历、低学历都有自己的好处,也各有坏处。尽量让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受苦,不要一直给他打把保护伞,所以大家养孩子重在任其天性发展,强扭的瓜不甜,不要强行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古人讲孩子要读四书五经,大家教育孩子应该自己先看看四书五经,《论语》要看,教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学会了是一辈子的事情。前面讲疾病也是一样,孩子发烧感冒顺其自然,过几天孩子会自愈。吃东西不要太多,不要认为缺这个那个,不用手忙脚乱,不要节外生枝。有人给小狗穿了件衣服,很可笑,小狗身上有一层毛已经很好了,身上还套一层东西,这样养狗不好。这是你的喜好而不是对方的喜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层,同时不要把己所欲强加于人,这也不对。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要告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