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讲了什么是中药和中药的四气五味。这期我们讲讲如何理解药性。
医药分家的弊端
古人没有先进的工具,先民跟自然是融合的,他们只能通过自己五官感受来理解这个世界,同样山川百草也是通过感受得来的,这是最朴实最直接,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方式。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慢慢地去分析、割裂和远离自然,创造出很多不自然的东西,这个是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从另一方面脱离了自然,也可以说是社会的退步。
对药也是这样,人们慢慢地不再去尝这些药,对药也没有直接的感受,只是把古人总结的四气五味生搬硬套地记下来,把疗效记下来,写在教科书上。
学生每天翻开教科书来记诵,再也没有人实地看看这个药什么样,尝尝什么味,这个药喝下去之后在身体内会产生什么反应。
后来的学生不再这样做了,以至于学了四年或者五年,大学毕业之后,连最简单的几味药也没见过,像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都不认识,到了药店茫然不知,什么味更不知道,你让他背他可以背下来,但是他没有尝过。
这就像在厨师学校学了四年厨子,出来之后不认识蔬菜一样,只会背书上的菜谱,但是从没有下厨房做过,也没有买过菜,更没有择过菜,大家想一下这样的厨子可以做出好菜来吗?但是目前的教育所教育出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厨子,药都没有见过、尝过,更别提上山采药了。
并不是说现在这样,古代很多有名的中医也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就是说之前的中医郎中自己上山采药,自己炮制药,然后开方,用自己的药给病人吃。这一条龙就他自己一个人做,这样只要对症,效果肯定非常好。
但是后来不是这样了,不断地分工,人们割裂了,医不知药,药不知医,开药的医生没见过药,也不知道怎样炮制,大笔一挥就开出方子来了;做药的也从不开方子看病,做药的没有临床经验,有临床经验的从来不知道药,这就是医药分家的害处。
我并不是非常赞成这样一条龙跑下来,但是起码要相互融合,要了解,不能说大学毕业,有的甚至上了研究生,出来之后到了药店茫然无所知,一味药都不认识,你问他黄连、秦皮、秦艽什么味,他都没有尝过;大黄吃多少可以泻下,他没有试过;麻黄吃了出不出汗,他不知道……。
大家想想,这和从来没有认识拿过蔬菜和食物原料的厨子有什么区别?所以导致了中医的疗效每况愈下,很简单的病用中医都看不好,这里面多多少少有医药分家、“医不知药,药不知医”的原因在里面。
我跟很多学生和搞中医的人聊过,说中药需要尝,他们觉得很可笑,说现在什么年代了药还需要尝?
首先要通过嘴尝来直观感受药性
其实想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恰恰就在你对药的感受上,你如果没有尝过三百味药的功夫,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你的中医临床疗效肯定没有很大的进步.就像那个厨子完全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没有下过厨房的厨子不可能做出好菜来。
那么中医的药性怎么了解啊,其实很简单,拿几味药,生姜切片,尝一下生姜是辣的,记住这个辛了,尝一下肉桂是辣的,也记住了,辣椒是辣的,三个都是辣的,各有各的辣劲,胡椒也是辣的,这些肯定是不一样的。
四气五味只是抽象了它的基本方向,具体的应用嘴里必须有感觉,也就是一提到这几味,要知道辣味分别是怎么样的,因为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必须依靠这些。
如果你开方时没有这种感觉的话,以后开方就只能是如坠五里云雾,茫无所知,只能是古人开什么方子自己照着开,自己是没有切身感受的。这些首先是要嘴尝,你自己要亲自尝一遍,也不费什么事。
第二要记得煎服,自己亲自服用一下,然后看看。生煎一碗喝下去浑身热乎乎的,辣椒喝一碗肚子可能会痛,还有可能拉稀,肉桂喝一碗什么感觉,身上热不热?桂枝是什么味,一尝是甜中带辣。有的药店卖的桂枝质量是很差的,既没有甜味,也没有辣味,这种桂枝没用。
这种辨识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全凭一张嘴。
尝药体验及其重要性
我去过药材市场很多次,一尝就知道药材质量的好坏,药商骗不了你,即使他作假,在味道上他很难作假。
有一次尝细辛,一个贵的,一个贱的,一尝就知道贱的好,贵的不好,因为贱的细辛根很细,贵的细辛根很粗,药商还以为粗的品相好,要卖贵些,细的品相不好,所以卖便宜些。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搞中医的,他就糊弄不了你,一尝就知道,细的细辛很辣,麻舌,而粗的细辛劲小多了,不冲,所以你要毅然买下便宜的细辛,这是基本的对药物的把握。
细辛有什么作用啊?细辛能够散络脉的寒,散深部的寒,久病入络,要用细辛去搜罗它,这个必须靠细辛的辛劲去起作用,如果不辣没用。
大家再看看药店,很多药店细辛是根叶同卖。细辛上面有一个大圆叶,那个圆叶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到药店买药的时候一定要买根,不要买叶,买叶子没效果,这些都是通过尝得知的,不尝怎么能知道细辛是怎么样温里散寒的呢?
比如说藁本这味药,是去巅顶头痛的,你要不尝这味药,你不知道这味药有多厉害,这味药伤正气很厉害,不要轻易用。
再比如说苦参,一尝觉得非常苦,有人说黄连苦,其实根本不是,苦参比黄连更苦,苦参也不是最苦的,还有一味叫藜芦的,是一味毒药,大苦,那个味道简直不可忍受。但是苦参要比黄连苦,而且苦参的苦是非常劣质的苦,气不正。
这些都靠什么体会到啊?就是长期尝药自己的一个感觉。“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这不是化学仪器能够分析出来的,全凭自己的感受,所以说苦参基本不入煎剂,就是喝药的时候尽量不要加苦参,苦参基本上是外用。古代很经典的方子,不可能有苦参,一个是苦参气邪,不正,另外一个是苦参大苦伤正。
再比如,吴茱萸这味药。吴茱萸这味药也不好,别看有一个治厥阴寒逆的方子,吴茱萸汤,但是在临床上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用吴茱萸这味药。吴茱萸这味药有小毒,而且大苦,气味非常恶劣。
别看很多经方派开吴茱萸汤,我就不建议开吴茱萸汤,因为伤正很厉害。这些功夫都是通过对每一味药的不断品尝和感受得到的。这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必须在下面下功夫,三百多味常用的,一味味地尝,几个月就尝过来了,然后牢牢记住每一味药自我的感受。
比如说丹皮这味药,有特异性的丹皮味,你拿着六味地黄丸吃,里面放的多少,你就能吃出来,因为丹皮味特别特异。正是由于丹皮特异的味道产生了特殊的药用价值,如果没有这个味,丹皮的药用价值就降低了,就是这么简单。
比如说荆芥,采的鲜荆芥放到嘴里尝,有挥发油特殊的芳香味,就是清凉解表。如果晒干了,到了药店抓一把,像草一样,一点味都没有,那么效果就打折扣了,辛凉解表的作用就差多了。
薄荷也一样,全指着薄荷的香味,没有香味就没有用了。还有大枣,调脾胃补脾的,什么是好的大枣?肉厚甜美,好吃,这是好的大枣,如果干瘪,不甜,这就不是好的大枣。
难道这些非得拿化学来分析吗?没必要,那些都是拐了好几道弯子,不直接,最直接就是用自己的嘴去尝尝,就像在家做饭一样,好吃不好吃还得用专家来评判一下吗?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给出答案,就像自己身体好不好,难道还得用专家来告诉你吗?
感觉浑身疲乏,睡不醒,每天起不来就是身体不好。搞得现在人们把身体健康的标准都给了医院的专家,让他们去做出结论,自己没有一点自信心,不知道什么叫健康,最终也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麻木不仁了。
好中医必须通过品尝来建立对中药药性的直观感受
对中药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自己不能跟中药建立第一联系,直观感受,那么中医就离你远去,对每一味药的药性脾气不了解还开什么方子?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对下属不了解,天天让观察员把每一位下属的特性写在一个小本上,天天拿着背,这不是滑稽可笑吗?
要想做一位好领导,要知人才能善任,起码对每一位下属要接触了解,在接触了解之中,知道他们的脾气性格和特长。同样药也是如此。
所以我奉劝大家,如果想自己开的方子有疗效,从尝每一味中药开始。很多毒药也可以尝,但是还是谨慎些为好,比如说附子,从一克开始尝总可以吧。
我曾经尝过生巴豆,巴豆比栗子小些,圆的,把壳掰开, 里面像一粒粒豆子似的,里面就一个白色的果壳,尝一口没有任何味道,尝了大概大米粒那么小,我还想多尝些,还是谨慎些吧,待会再尝,不出半个小时,肚子就要不行了,就尝了那么一点,一个下午就暴泻了七次,不是普通的泄泻,是暴泻,马上就知道巴豆的劲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古代要把巴豆油去掉,用巴豆霜来去大实泻下。后来在书上一查,七粒的巴豆油就可以把人致死,这不就是一个直观的感受吗?
很多年前喝麻黄,麻黄有小毒,20 克麻黄直接煮不加甘草,先服用10克的量,没有很难受的感受,然后服用另外10克,感到心脏跳动明显加快,呼吸急促,浑身潮热,然后赶紧记下来,就知道了麻黄确实有劲,这是20克在不加甘草的情况下,成年人顿服,在很短的时间内分两次把药喝下去,没有生命危险。
这是事实胜于雄辩,书上写的都是理论层面,实践要自己来做。
我举的这些例子,尝巴豆有些极端,不建议大家这样做,但是大部分常用的中草药大家都可以尝。
比如说党参,喝多了会有什么反应?比如说 50克、100克党参,顿服下去,会有什么反应?
再比如白术,煎20、30、40、50克,喝下去有什么反应?想必很多学生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中药的真知灼见,都是从这方面得来的,必须拿自己做实验,如果不拿自己做实验,怎么能拿病人做实验?
所以每一个好大夫都很关键,百折不挠是一方面,有牺牲精神是另一个方面。
这个是关于如何了解药性,就讲到这里。其实很简单,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功效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自身感受得出结论的。
有的人问,有的药性很平淡,比如说菟丝子和茯苓,吃了什么反应都没有,怎么能得出结论?
其实吃了什么反应都没有正是一个结论,证明这个药很平和,吃了不伤正气啊。熟地喝多了还拉稀、黑便呢,证明熟地不能多服,菟丝子和茯苓对身体虚弱的人服了没什么反应,证明这个可以长期应用,没有什么副作用,药性缓和,这个不是结论吗?
还有一些微妙的药起的作用,必须在随后长期的临床摸索和口传心授中不断提高,但是很多药的药性可以通过直观感受来了解,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不会让我们学中医的人茫然无知,最终把中医骂得狗血喷头,完全倒向西医的那一边。
当我们下一讲讲方剂的时候,就知道了解每一味药的药性,对于我们开方和组方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