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其实就是真气,细致区分的话阳气是真气中偏温煦、向外、具卫外温煦和蒸腾功能的部分,如同“气血中的社会骨干”。
3、夏至补阴精的阴,可以理解为好女人,
阳,为好男人
阴邪,是坏人
4、气血涵盖所有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阳气是其中起主导推动作用的精华部分。
二、中国古代最高级的学问就是阴阳学。
5、人需要阴阳精华,不是对立的,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需相互协助,缺一不可
6、人是需要阴阳的精华共同促成人的生长发育,叫维持生命活动,而不能偏阴或者偏阳。
7.中国古代最高的学问就是阴阳学,阴阳既对立又统一,还能互相转换,阴中生阳,阳中生阴,极阳则阴,极阴则阳。
所以古人修炼,追求的是阳气,真气,真阳。而不是现代人的物质,金钱,权利,口欲等低等级追求
《悟真篇》《淮南子》《修道真言》《黄帝内经》等经典,追求的都是真阳
三、扶阳派误区
8.扶阳派误区:他们觉得伏的就是热,阳气不足就要用大热的药去扶阳,去助阳、兴阳(如辣椒,疤痕灸)都是错误的。把热和阳混为一谈了。
四、三阳纯满不受外邪干扰。
9.八卦里面有一个卦叫乾卦,乾卦是三阳纯满,阳气俱足,它的寒热属性就主清凉、为冰、为玉、主清凉,它就没有热性了。
10.老百姓大部分都把热跟寒与那个阳跟阴混为一谈。阳气足的人他浑身清凉,他的身体感觉特别清凉通透。因为它纯阳,不受外邪干扰,入水不辱,遇火不焚。
五、夏季养阳,怎么做?
1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人就是贪凉,然后因为夏季就是比较暑热,然后他只觉得就是要对抗暑热,然后就非常贪凉。基本上阳气他都是受到了伤害。
12.外边的阳气张开之后,里面就虚了。
13.你剧烈运动之后导致心这个心气内动。黄帝内经讲,心气内动耗散过快,就是外强中干。所以要避免外强中干。
14.避免过度消耗:如剧烈运动、熬夜、贪凉(冷饮、空调),以防阳气外耗。
15.夏季容易高发心脏病、肠炎,需要养心避免“烦劳则张”(剧烈运动致心气内动)。
六、经筋传导与健康
16.经筋是经络的一部分,若是某个部位经筋不通,就会导致相关部位连锁损伤(比如小指伸不直)
17.得明健身就是整体来练这条经络,同时要练相关经络,不要局限于局部的某个地方,通过打通经筋来恢复气血通畅。
18.
阳气通达之人,元阳真经之气通透至手指,可中指🖕一指禅
19.脚跟粗糙,也是真气不能通达,下焦弱,肾气不足。
20.测试真气是否通达,通利:曲肱而枕,手臂是否酸麻
21.饮食建议: 夏季,阳气外浮。中脉,阳明脉,冲脉,容易空虚,夏季饮食阴阳相济要少喝凉茶,可饮用带热性的饮品(如老鸭汤)。